可能的原因 | 建议采取的措施 | |
---|---|---|
1 | 柱外效应 | 检查系统组件之间的管线长度是否较长,并在可能的情况下,用较短的连接长度或内径较小的毛细管进行替换。 |
2 | 确保接头连接正确 | |
3 | 色谱柱超载 | 减少进样量或稀释样品。 改用样品容量更高的色谱柱(增加长度或直径)。 |
4 | 进样溶剂效应 | 如果可能,使用起始流动相组成或较弱的溶剂作为进样溶剂。 确保进样溶剂与流动相混溶,不会产生盐沉淀。 降低进样量。 |
5 | 检查进样次数是否超过此色谱柱和应用的典型进样次数。 如有必要,请更换色谱柱。 | |
6 | 滞后体积大 | 如果可能,减少系统的滞后体积。 检查受影响的峰是否在梯度过程中洗脱,而不是等度洗脱。如有必要,减少初始梯度组成以聚焦峰。 |
7 | 方法设置不当 | 检查检测器方法设置,如波长和数据采集频率,并根据需要进行优化。 |
8 | 进样阀转子密封垫磨损 | 更换进样阀中的转子密封垫。 |
9 | 确保流动相的选择适合分析物。 确保溶剂管线与所需的流动相是关联的。 如有疑问,可改用一批新鲜溶剂。 | |
10 | 色谱柱错误 | 确保固定相的选择适合分析物。 确保流动相和色谱柱的兼容性。 确保将孔径较大 (≥ 300 Å) 的色谱柱用于大分子,孔径较小 (< 300 Å) 的色谱柱用于小分子。 |
base-id: 4302704779
id: 4302704779